【日本文学】日本物哀文化

    来源:宇青留学    编辑:宇青留学小新老师    点击: 675 次
今天来为大家简单将将日本物哀文化,喜欢的小伙伴一起来看啊。 “不管是樱、萤或枫,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。我们为了目击那一瞬的光彩,路途再远也愿意前往。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纯粹的美丽,人们亲眼确认它们失去小小的光芒,看到鲜艳的色

今天来为大家简单将将日本物哀文化,喜欢的小伙伴一起来看啊。

 

不管是樱、萤或枫,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。我们为了目击那一瞬的光彩,路途再远也愿意前往。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纯粹的美丽,人们亲眼确认它们失去小小的光芒,看到鲜艳的色彩在眼前凋零,会不自觉地松一口气。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时,反而能找到安心感。”

 

这段话非常有名,出自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。虽然只是一小段话,却可以投射出日本文化里面的三个关键词:物哀、诧寂和幽玄。

 

image.png


明治时代学者新渡户稻造曾在《武士道》一书的开篇写道:“所谓武士道,就是如同樱花一样的事物。”樱花的花期很短,盛开一周便纷纷飘落,樱花盛开时华丽无比,但在日本人看来,花瓣凋落时的樱吹雪才更具美感。一朵樱花,从盛开至凋零,不过短短七日,开尽嫣然。这种倏然而逝的美令人回味,从而让人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。这种思想通常就被称为“物哀”。小伙伴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对于景物凋谢的哀愁。

物哀是触景生情时,心为之所动产生的一种优美、细腻、沉静、直观的感受,日本的诗歌多是短歌,日本的音乐旋律单调,日本的舞蹈动作缓慢,日本的传统绘画很少追求浓艳的色彩,这种美学观念都是日本文化的“物哀”情结带来的。在平安时期形成的“物哀”成为了日本美学的源头。喜欢中国古诗的小伙伴可能会更容易理解这种“物哀”情节。

川端康成多次强调:悲与美是相通的。日本国民性的特点是更爱残月和散落的花瓣,他们认为残月、落花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,会增加美感。这种无常的哀愁和美感,正是“物哀美”的真髓。物哀也是一种生死观,追求“瞬间美”,不惜在最美的瞬间“求得永恒的静寂”。


image.png


在人类的美学范畴当中,哀伤总是要比快乐更高级的,因为哀伤可以让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局限,所以如果说日本人有“物哀情结”,并不是说日本人都是消极而颓废的,而是代表了对于生命的一种认识和态度。

好了,物哀文化就讲到这里了。如果想了解更多日本留学和日本文化生活的话,那记得关注一下哦,也可以添加V信:18001399879

 


分享到: